中国海洋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固树立“强教必先强师”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系统加强组织领导、师德建设、引进培养、评价改革、服务保障等工作,着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强化党的领导,把牢教师工作“方向盘”。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对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作出专门部署,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定期研究人才工作,不断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机制。编制学校“十四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成立人才引进工作小组,统筹推进政策落实、经费支持、条件保障等工作,合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引育环境。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强化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深入实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程,加强在青年教师和海外引进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强化党史国情教育,牢牢把握教师队伍建设正确方向。发挥好人才联谊会、校院领导与人才面对面座谈会等平台的桥梁作用,努力做好人才“暖心”工作。在人才引进、岗位聘用、职称评定、导师遴选、评优选先等方面,压实二级学院党委在师德师风和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考核把关责任,不断完善“党委领导、学院主体、部门协同”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格局。
强化师德建设,唱响教育报国“主旋律”。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持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成立学校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风与学术道德专门委员会和党委教师工作部,夯实二级党委主体责任,切实发挥教师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完善“学校党委—二级党组织—教师党支部”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实施细则》等制度文件,着力构建系统完善的师德师风建设规章制度体系。深化师德教育,通过举办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班、打造“师德师风教育月”品牌活动等举措,教育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弘扬教育家精神,牢固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健全教师荣誉体系,每年评选表彰“最美教师”“教书育人楷模”等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先进事迹,开展“海大大先生”校园文化精品评选创建活动,深入挖掘教师优秀事迹和精神品格,讲好教书育人故事,营造尊师重教良好风尚,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强化引育并举,打造战略人才“蓄水池”。探索建立人力资源动态优化配置机制,科学核定各单位教师队伍岗位总量,根据学科建设需要动态调整岗位设置,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及重点建设学科群、基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等岗位的支持力度。大力实施“筑峰”“繁荣”“名师”“青年英才”等高层次人才工程,着力构建层次分明、引育并举、专兼结合、衔接有力的人才队伍建设体系;通过“名师工程”、外聘知名学者、项目制聘任相关专家等延揽教学人才,不断充实教育教学队伍。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依托国家、省级、市级重大人才计划和项目,构建“学科—人才—平台—项目”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使用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持续完善“杰出学科带头人+国际知名学者+精干学术团队”的团队建设组织模式,实施创新交叉团队培育计划,着力打造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12个国家级创新团队。实施“高层次工科人才计划”“蓝色药库人才计划”等,探索工科和应用学科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机制新模式。推进学校青年英才海外培育计划,积极选派优秀青年人才赴海外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研修;开展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修订科研博士后管理办法,推进以博士后为主体的专职科研队伍建设,并选聘优秀博士后充实教师队伍,探索建立集“识才、育才、荐才、成才”于一体的青年科技人才培育模式,建好人才“蓄水池”。
强化评价改革,增强教师发展“驱动力”。深化职称评聘改革,完善以1个评聘总体规则、N个系列评聘细则和n个配套评价标准构成的“1+N+n”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体系,按照理科、工科、人文社科、体育艺术、思政课教师等类别设置职称申报要求,充分运用多把尺子精准“量”才。坚持育人导向,实施思政课教师职称评审单列指标、单设标准、单独评审,着重考察教师讲授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育人实效;强化教学质量效果评价和一线学生工作要求,引导广大教师坚守教书育人本职,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育人能力。坚持质量导向,完善“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注重标志性成果评价和同行专家评价,着力破除“重数量、轻质量”倾向。坚持贡献导向,鼓励人才开展“从0到1”的重大基础研究和“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对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教师,职称评审可不受论文、项目等成果数量限制,不将学历、论文、项目、职称等作为人才引进硬性标准,不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称号确定人才薪酬待遇。坚持分类评价,注重以学术影响力、团队领导力评价学科高层次人才,以研究方向、工作状态和发展潜力评价优秀青年人才。完善学术治理体系,健全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人才评价中的重要作用。持续完善“预聘—长聘”优秀师资选聘机制,探索实行长周期考核,给予青年教师成长更多时间、更大空间,进一步增强教师队伍发展活力。
强化激励保障,营造干事创业“好生态”。按照“以岗定薪、优劳优酬”的原则,深化收入分配制度和绩效工资改革,完善以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为主体,年薪制和协议工资制为补充的收入分配体系、体现工作实绩和贡献的绩效工资分配体系,充分激发教师队伍干事创业热情。设置“校长特殊奖励”“学校特殊津贴”等制度,激励人才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努力推动基础理论创新突破和关键技术、重大工程技术等难题破解。统筹一流大学引导专项、基本科研业务费、社会捐赠等经费,切实保障师资队伍建设经费需求。出台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政策,构建“人才—科研—产业”一体化发展链条,鼓励教师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汇聚社会力量,设立各类奖教金,激励教师在课程教学、实践教育和科学研究等方面下足真功夫、取得新成果。创新用人方式,支持相关人才使用科研经费自主招聘科研助理,完善科研团队组织。精简办事流程,持续推动管理服务事项“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门,现场最多跑一次”,不断提升人才工作的管理服务效能。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合力解决教师住房、子女入学等需求,切实解决教师急难愁盼问题,为广大教师潜心教学科研营造良好环境,不断提升广大教师的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