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文件 首页 > 政策文件 > 正文

教育部简报〔2024〕第4期——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经验交流之四

2024-03-25

上海市以高等教育“两个先行先试”为牵引 推进实施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

 

上海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为先导,以调整招生结构、改革培养模式为重点,以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为关键,不断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强化人才精准供给,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努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为先导,促进办学匹配前沿领域和产业需求。“面向前沿领域和产业发展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作为先导任务,出台学科专业布局调整方案,“一校一案”抓落实。一是抓更新升级。密切跟踪全球研究前沿和新兴产业、基础研究进展,遵循学科生长逻辑和颠覆性科技创新演进逻辑,依托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前瞻布局一批未来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采取压减或转移与其发展定位不符的学科专业、切割部分传统学科专业转移至同城其他高校、跨校建立学科共建等方式,引导高校学科专业“腾笼换鸟”。二是抓动态调整。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能源交通、公共卫生与医药等产业,争取新增一批紧缺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推动市属高校大力发展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压缩淘汰一批社会需求趋势减弱、不适应行业产业发展所需的专业点和学位点。三是抓监测预警。跨部门搭建产业人才供需对接平台,定期发布区域产业急需学科专业清单,引导高校更好对接需求、自主调整学科专业领域(方向)。建立学位点和专业点(方向)监测预警与退出机制,对招生规模偏大、社会需求下降、培养质量下滑的学位点和专业点(方向),分类采取调整招生规模、暂停招生等措施。四是抓激励引导。设立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引导专项,以增量撬动存量,市级统筹预算内财政教育经费,对主动落实学科专业布局、优化调整效果好、与前沿领域和产业发展需求紧密、多元筹资办学成效显著的高校给予投入支持,引导高校学科专业不断调整优化。

以调整招生结构、改革培养模式为重点,强化人才精准供给。围绕招生结构调控、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产教协同育人平台建设等出台改革方案,不断强化人才精准供给。一是调整招生结构。统筹招生层次类型和结构,适应未来三年学龄人口增长态势,进一步扩大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规模,稳定高职(专科)招生规模。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重点扩大基础学科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优化研究生培养类型,重点扩大工程硕博士招生规模。提高理工农医类招生占比,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引导相关学科专业加大招生计划投放力度,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比。综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高校办学条件、考生报考录取情况和毕业就业去向落实情况等因素,调控有关学科专业招生。二是改革培养模式。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试点,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科学选拔、贯通培养试点,启动数学拔尖人才贯通培养改革,依托优质高中少年班、高水平大学英才班,探索初高中贯通、本博贯通。分类搭建人才培养创新平台,支持高校依托特色优势和学科专业分类建设集成电路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现代产业学院、智慧农业学院等专业特色学院,开设微专业微课程,为学生提供多元化跨学科课程资源,完成课程学习并达到考核要求的可获微专业证书。探索重点产业领域人才“住企联合培养”,聚焦集成电路产业领域急需人才,以产教深度融合为基础,由企业出题、企业和高校共同答题,着力推动学生特别是研究生培养由“住校”到“住企”,构建“校企联合、工学一体”的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新模式。

以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为关键,支撑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围绕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链条,制定高校基础研究高地、有组织科技攻关和大学科技园改革方案,着力疏通科技创新的环节和链条。一是深化基础研究。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布局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思源研究院等2个高校基础研究新型平台,聚焦基础学科,面向全球引进集聚一批40岁以下青年科学家为主体的科研团队,围绕高价值、高风险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长周期研究,引导探索“人类未达之境”。二是强化科技攻关。主动适应科研范式变革,推动复旦大学牵头启动建设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新型研发平台,组织全市高校和科研院所形成科学智能攻关联合体,着力构建开放的科学生态体系。打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平台,依托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布局关键核心技术国家集成攻关大平台,协同攻关产业链卡点堵点,依托在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深度参与国家实验室科研任务攻关,聚焦战略急需科技攻关领域深化布局,新增一批高校国家级重大科技平台。产学研协同提升攻关效能,推广以龙头企业为主导、集聚高校优势科研力量、以重大项目联合支持形式开展重大技术协同攻关的有效模式,推行“企业出题、校企同答、企业阅卷”的产学研深度协同模式,推动高校聚焦企业科技创新重大需求形成项目选题和技术攻关方向,组织开展跨学科、实质性科技协同攻关。三是优化成果转化。围绕畅通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完善校内技术转移体系。建强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流程,建立项目早期跟踪挖掘机制,提前跟踪具有转化前景的科研项目,及时服务后续转化。出台大学科技园改革发展行动方案,启动大学科技园改革试点,发挥其作为产教融合的桥梁和汇聚成果转化要素的载体等功能。围绕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落实转化激励政策。推动高校积极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赋权改革试点,试点职务科技成果归完成人(团队)所有、单位参与收益分配的全部所有权赋权改革。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人员的激励政策,激发成果转化服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