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葡萄最新官方网站

西外新闻

首页   >   西外新闻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报】德语作家延安书写展现红色记忆

来源: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22日 09:49  点击数: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刊发新葡萄欧洲学院教师唐洁《德语作家延安书写展现红色记忆》文章。全文如下: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红色圣地”,吸引了大批西方观察者的目光,其中也包括多位不同身份的德语作家。这些德语作家以回忆录、自传、传记等形式书写其在延安参与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经历,突破了西方人对中国的传统想象,向世界展示了延安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正面形象,同时以其朴实的文风、真挚的情怀和具有温度的历史细节描写,实现了跨文化视域下西方作家的红色中国书写。

延安记忆的空间书写

“空间不仅可以提供一条线索,触发一个人过去的经历,也可以激起关于某个共同体过去的无数回音和潜在感情。”作为革命地标的宝塔山和延河水、朴实简陋的窑洞、广袤贫瘠的黄土高原等构成了德语作家延安记忆的载体,承载着他们的相关回忆。德国反法西斯女战士王安娜在其回忆录《中国——我的第二故乡》中写道:“夕阳的余晖,映照着黄土岩的绝壁,反射出淡淡的光,与蓝天交相辉映,风景如画。那远处可见的高高的宝塔,是延安的象征。黄色的宝塔,屹立在黄土的山上,色彩非常调和,构成了奇丽的风光。”这种对延安自然景观的诗意化描画,传递出作家浪漫而乐观的革命主义理想。

除了独特的自然景观,窑洞在德语作家的延安书写中也发挥了重要的象征性符号作用,持久牵系他们的延安记忆。高低错落的窑洞引发了王安娜的极大兴趣,她将延安称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窑洞城市”。出生于德国的摄影家、国际活动家叶华在回忆录《中国——我的梦想,我的生活》中描写了其在延安居住过的窑洞,“知识分子的窑洞布置得很‘豪华’,配有床、桌子、椅子等木质家具。冬天还用木炭炉子取暖,学校、医院、报社和大学也都设在窑洞里……延安夏季炎热多沙,冬季寒冷多风。但我们住在窑洞里,不受炎热和寒冷的影响”。从叶华的记述中不难看出,延安虽然条件艰苦,但来访的国际友人得到热情接待和精心安排。窑洞前山坡上种植的果树和蔬菜、山脚下食堂精心烹饪的大饼和延安馍馍、专为外国记者提供的新鲜面包都成为叶华铭记于心的生活画面。

来自捷克的医生罗别愁曾于1946年至1947年在延安国际和平医院牙科诊所工作。她写道,“这里没有带刺铁丝网的围墙,没有士兵,也没有严格管控……所有街道都因人们而富有生气”。白描式的寥寥数笔,却体现出在罗别愁眼中,延安是充满着自由和活力的地方。

延安记忆的人物感知

德语作家对延安的记忆不仅寄托在空间场景里,还蕴含在他们与中国共产党人点滴交往的经验感知中。他们在延安生活和工作期间多曾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亲自接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民主亲和、艰苦朴素,给德语作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毛泽东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进取精神、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和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令奥地利医生严斐德肃然起敬。周恩来常用流利的英语分析国内外形势,见地深刻而独到。罗别愁激动地写道:“他的两眼洋溢着智慧之光,目不转睛地看着你,语言生动、机智,令人信服。” 在相关德语作家的记忆中,朱德是外表平凡、坦率淳朴的伟人,且对战士如父亲般慈爱。叶华生动地写道:“总司令为人极其淳厚,性格十分率直……从他的眼神里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固执倔强、坚毅不屈的人——一个真正的、连魔鬼都不怕的人。”可见通过其在延安的经历以及与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对面交往,中国共产党人亲和、朴素、乐观、奋进的人格形象在德语作家的心目中得以永久定格。

延安记忆的精神感召

在延安这样一个处处涌动着生机与活力,处处体现着包容与和谐的革命阵地,渴望自由、平等和民主的德语作家不仅找寻到了可以避难保身的暂居之地,而且深受中国共产党人伟大斗争精神和乐观精神的感召,为追求光明前途和理想社会努力奋斗。在王安娜眼中,延安不仅是“中国革命精神的象征”,还是“中国共产党推行新的政治路线的实验室”。严斐德在传记《中国胜利了》中写道:“中国使我认识到我们走过的历史和前进的方向。……在毛泽东和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在新民主主义的领土上,我见到了我们自己未来的人民。”德语作家对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信心由严斐德之语便可见一斑。严斐德认为,发生在中国的革命不仅关系到中国人民的前途,还将影响全世界人民的未来前景。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势必会推动亚洲殖民地和封建国家的解放,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政权将成为亚洲人民反抗斗争和争取独立的运动先锋。由此可见,在相关德语作家眼中,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具有深广影响。

不同于王安娜和严斐德对中国革命前景与影响的关注,罗别愁将目光更多聚焦于延安精神:“延安是中国爱国青年的红色圣地、中国革命意志的象征,也是世界各国记者笔下描绘的另一个中国。”罗别愁认为,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构想建立在高尚的道德意识之上,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在衣、食、住、行各方面,任何人都没有特权,人人平等、彼此尊重。罗别愁在这里找到了一种符合自己天性和梦想的先锋精神——延安精神,她在自传《延安精神》中表示:“在西方的大城市里,处在现代化的享受之中,有人能活活饿死无人留意,这里虽然什么都缺,但却拥有一样宝贵的东西,这就是人的团结和共同奋斗,使生活变得美好起来,这里的人们都是乐天派,这是这个新社会最吸引人的地方。”正是延安精神让革命者的政治理想和情感体验找到了精神依托。

德语作家的延安记忆不仅展现了中外各国人民在特殊历史时期同舟共济的历史,表达了全世界人民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而且向世界讲述了延安这一中国革命圣地所承载的中国故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之一。我们不仅需要发挥中国作家和中国媒体的积极作用,而且应该充分发掘和整理包括德语作家在内的国际友人所讲的中国故事。域外作家讲述的中国故事可以生动、鲜活地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让中外民众友好互助的共同记忆在新时代得以延续,从而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文学的力量。

文稿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http://www.cssn.cn/skgz/bwyc/202305/t20230522_5639491.shtml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