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4日 第 13 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历史定力,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帮助广大读者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本报从今天起推出系列专版。
本期聚焦“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从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明相融相通,彰显人民性这一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理论品格等方面进行探讨。
——编 者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
丰子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砥砺前行、不懈奋斗,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实践充分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
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源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世界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为我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解决矛盾提供了科学认识工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无论世界如何变化,马克思主义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
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大地、在中国人民心中落地生根,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靠的正是科学真理的力量。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结束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国的繁荣富强和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些,都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
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强调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推进人类解放,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坚持人民立场、代表人民利益、站在人民一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发扬光大、生机勃勃,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一科学理论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以追求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人类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己任。一百年来,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贯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鲜明品格。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
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真理性认识的基础和动力是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归根到底也是实践。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满足了中国实践需要,在实践中一次又一次经受住了检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不仅用实践的观点来看待世界、解释世界,而且强调用实践来改变世界。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特征,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性实践联系起来,尤其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联系起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伟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二者是在互动中发展的。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进行新的理论创造,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
立足时代之基。马克思主义为适应时代需要而生,始终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政治论断,赋予党的历史使命、理论遵循、目标任务以新的时代内涵,为我们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科学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时代坐标和基本依据。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党的理论创新实现新飞跃,党和国家事业确立了新目标,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开创出新局面,中国共产党展现出新面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时代之基、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回答时代之问。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永葆青春活力,关键就在于不断解答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历史。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回答时代之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探索解答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廓清困扰和束缚实践发展的思想迷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引领时代之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世界范围出现影响人类历史进程和趋势的重大态势。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我们具备过去难以想象的良好发展条件,但也面临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困难和挑战,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引领时代之变,深刻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辩证关系,立足大局、统筹全局、引领变局、开创新局,实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变中取胜,引领世界大变局朝着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世界和平与进步的方向发展。
(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植根人民 依靠人民 造福人民
彰显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
刘志明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是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代表人民利益、站在人民一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战争、赶走日本侵略者,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变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普遍提高。
坚持紧紧依靠人民。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大革命失败后,30多万牺牲的革命者中大部分是跟随我们党闹革命的人民群众;红军时期,人民群众是党和人民军队的铜墙铁壁;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广泛发动群众,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人民群众干出来的;改革开放的历史伟剧是亿万人民群众主演的。一百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新创造伟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坚持紧紧依靠人民,凝聚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大业。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共同享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建设成果,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向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在把“蛋糕”做大的同时注重把“蛋糕”分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从织密民生保障网到打赢脱贫攻坚战,从扩大就业到深化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改革,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落地实施,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明相融相通(思想纵横)
郭建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揭示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的内在联系,指明了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深层逻辑。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融相通。例如,儒家讲的“行”“躬行”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之间,中国哲学关于相反相成、物极必反的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之间,以及中国传统“大同社会”理想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之间,都有契合之处。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为中国人民接受和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思想文化基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和结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成为指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指出“离开中国的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立足中国社会实践和中华文化传统。如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同时激发中华文化生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充沛精神动力,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课题。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遇到无数艰难困苦,但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因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和精华而更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而具有新的时代特征、时代精神、时代内涵。
(作者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文章转载:人民网